北京剧本杀 https://www.td010.com 图片来源:网易房产 这是严肃君的第530篇推送 3月23日,哈尔滨住建局在政府平台发布公告,称2018年发布的调控通知已完成阶段性使命,予以废止。 有人将其称之为“首个解除限售的二线城市”,打响了全国取消限售第一枪。 但看似阵仗凶,实际动作并不大。 据了解,哈尔滨2018年5月5日发布的调控通知,总结起来是区域性、3年、限售--- “主城区6区区域范围内……凡新购买商品住房的,自商品房网签合同签订之日起满3年可上市交易。” 参照北京全方位无死角的“五限”调控政策,“限购”“限贷”“限价”“限售”“限商”。越靠前,越是大杀器,越靠后,越是打补丁。 哈尔滨楼市调控可以说,本来手就掐的松,这次是彻底放手。 1. 更有标志意义的,是3月初的郑州“十九条”。关键性干货严肃君摘出来了--- ①需求端,打破套数限购。 原本是每户限购2套,现在老人乃至近亲属投靠,可新购1套;专科及以上都可人才引进,能买共有产权房,还有补贴;专科都够不上的外来务工人员,也可以按照本市职工条件申请公积金。 ②交易端,取消认房认贷。 已有1套且结清贷款的,再买按照首套执行;连首付都没有?重启棚改货币化。 ③供应端,给贷款给周期。 根据市场去化情况调整供地节奏,下调土拍保证金,土地出让金可1年内分期付款;鼓励金融机构对受困企业贷款展期、续贷。 看,诚意满满。 2. 要注意,除了白纸黑字的19条,郑州此次放松限购还有几个隐含信号。 首先是,城市量级够强。2022年开年以来,已有20多个城市先后不同程度放松限购,但大多以三四线城市为主,比如首个重启2成山东菏泽,悄悄首付分期河南驻马店。 郑州此举意味着,二线城市也由此开启了政策放松通道。 其次是,放松尺度够大。郑州19条已经实质性打破了原有的限购/限贷政策,并从土地供应/金融支持等多个层面明确扶持房地产行业。 不是在政策的边缘偷偷试探,也不是一星半点的小打小闹,就是系统性的放松限购,导向意义非常明显。 最后,选择放松的时间点也够大胆。 赶在今年两会之前发文,确实是真着急,但也一定得到了默许。要说提前没跟上面通过气,严肃君是不信的。 甚至3月19日,央视财经频道正向报道了郑州此次楼市“松绑”,推送的是全国首个、二手房成交量大涨七成、新楼盘数百人排号等内容。官方带货的节奏了。 这不由得让严肃君想起了,前两年频繁出现的花式松绑“一日游”。 比如上文提到的驻马店,2020年2月21日出台17项稳楼市政策,首套房贷款最低首付比例由30%下调为20%,成为当年首个宣布降低首套首付比例的城市。但7天后就被约谈,17条从官网撤下,明确按照原限购政策执行。 今日不同往昔啊。 3. 但效果,也同样是今日不同往昔。 有数据显示,郑州政策发布后2周,新房共成交2819套,较前两周上升4.3%;郑州二手房共成交1795套,较前两周上升10.9%。 考虑到春节月2月份一般数据基数都是全年最低,就新政后市场也不是完全没有回暖,但显然没有预期中那么浓烈。 理性的讲,量都没起来,价格自然也没得涨。 如果感性的看,严肃君的朋友圈也冷静得很,按照惯例各种标题党早就走起了。《郑州全面放松限购,北京还远吗?》《昨天的你对我爱答不理,今天的我让你高攀不起》…… 对不起各位,原谅严肃君的举例都很oldschool,毕竟这次销售们明显缺少创作的热情,以及刷屏的默契。 不想说或许还有另外一个原因,很多城市限购政策早已名存实亡。 一下雪就变成河北的燕郊,销售们一直都是拍着胸脯保证:“不要社保,不用纳税,有钱就能下房本。”;也有群友跟严肃君爆料,天津买房,有一整套成熟潜规则可以帮忙搞定首套资格。 现在卖不动,还可以归之为限购,如果放开限购还卖不动,那…… 4. 曾经的强心针不再起效,郑州不是孤例。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2月份商品房销售面积15703万平方米,同比下降9.6%,其中住宅销售面积下降13.8%;商品房销售额15459亿元,下降19.3%,其中住宅销售额下降22.1%。 更重要的是人心转向。 其实人心转向,房住不炒,变化从来都是动态的,有传导效应和连锁反应。 见证了巨无霸房企的一个个暴雷,新房项目的一个个烂尾,交房中的一次次拉锯维权…… “房住不炒”前所未有的深入人心,未来房价既不会大跌,也不会大涨成为共识。这里不再赘述。 更想说的是,新冠疫情进入第三年,大多数普通人的切身感受是,越来越不敢花钱了。 谁知道下一次隔离什么时候来,下一个裁员的会不会是我,明年还能不能还得起房贷?不确定性越大,越要紧紧抓住确定性。 于是,厌恶风险,现金为王。 5. 当然,随着越来越多的城市跟进调控放松,楼市回暖的论调开始重启,成交数据尤其是反应更为迅速的二手房,已经有所显现。 像北京3月份以来周末带看频创新高,预计成交将达1.5万套,回归去年月度平均水平。 新房由于网签滞后性,虽然数据上尚无回升迹象,但近期开盘的几个项目也确实火出圈儿了。 作为高性价比的新型共有产权房,天恒学院里申购人数与房源比达到了100:1,永定府7300+户抢391套房源;今日选房的中海·滙德里840套房源,吸引了2000+组有效家庭…… 要注意,以上现象是与楼市传统旺季,年初银行住房贷款额度充足,以及项目本身的地段/价格优势是分不开的。 至于普通人,如果非要给出什么建议的话,以下几条供大家参考~ ①放松限购越狠的城市,越要远离。 很简单,稀缺的才要限购,而供大于求的下一步往往就是价格踩踏。 有人说,中国的城市,一边鹤岗化,一边上海化。一定要选择一线/强二线等产业聚集,人口流入的活力城市,比如北京。可能不是最好的那一个,但一定不会是最差的那一个。 三四线买房,是真正的纯消费,一旦买不好,一套就是一辈子。 ②有的时候,躺平未必不是一种躺赢。 但北京也早已经过了全面普涨的阶段,横盘5年背后,是某些片区走出独立的行情,比如亦庄/望京/东西海学区房;更多的却是就此沉寂。 有价值的都不便宜,便宜的大多没价值。实在没有好的标的,或者首付还没攒够的,持币观望也是一种选择。 不仅买房,炒股也是。 最后,房住不炒。 互动时刻: 就像人不能跨进同一条河流,过去的经验,也不能指导未来。 严肃君怀念过去十年,房地产市场狂飙突进的恣意潇洒,也同样期待未来更成熟更练达的十年。 对于这波限购松绑潮,你怎么看,会出手买房吗?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