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窝电影网免费在线看最新电视剧 https://www.beiwo.run 极目新闻首席记者曾凌轲 近日,被骗到柬埔寨沦为“血奴”的中国小伙引起广泛关注,他自称是在58同城上求职被骗出国的。 58同城回应称,未查到该小伙所提及企业此前发布的招聘信息,正配合警方调查。 视频剪辑王鹏 记者以“58同城”“虚假招聘”为关键词在裁判文书网进行搜索,发现大量求职者因虚假招聘信息被骗的案例。 其中,有人在58同城上发布招聘虚假信息找马仔贩毒,还有人应聘工作最后加入卖淫团伙。 律师分析称,58同城对在其网站上发布招聘有审核义务。如收到投诉后未进行进一步核实和删除等工作,其与招聘公司还应承担连带责任。 “血奴”小伙自称在58同城找工作 近日,极目新闻报道一中国小伙李林鹏(化名)找工作被掳至柬埔寨,因拒绝参与网络诈骗而成为“血奴”,引发广泛关注()。 在采访中,李林鹏回忆,2021年5月自己在58同城上看到一家广西夜总会招保安,才根据招聘信息到广西崇左市面试。 结果到了崇左,自称是夜总会的人又将其送至凭祥,最终凭祥有人将其绑架至柬埔寨。因为对方带枪,李林鹏无从逃跑和反抗。 在柬埔寨,网络诈骗公司将李林鹏买来后要求其进行网络诈骗,李林鹏因为拒绝从事该工作天天挨打。 最终,对方直接以抽血的形式从李林鹏身上获利,他被抽血抽至病危后惊险逃出。 目前,李林鹏已经在医院接受救治,但招聘网站58同城受到大量网友指责。在该条新闻下方,许多网友反映自己曾在58同城求职遭遇骗局。 58同城称未查到相关招聘信息 2月18日,极目新闻记者尝试在58同城上发布招聘信息,系统显示需要提供企业名称、注册号、法人姓名及身份证号等信息进行认证。 曾在58同城上发布招聘信息的创业者孙先生告诉极目新闻记者,网站确实会对企业资质进行认证,但不会对发布的岗位信息再作进一步核查。 2月18日,58同城回应极目新闻记者称: 58同城了解到“小伙找工作被掳至柬埔寨沦为‘血奴’”的报道,相关信息提及同城网。58同城已沟通到相关部门,了解到该案件正在持续调查,58同城将充分配合警方工作,目前58同城未查到新闻中所提及企业此前发布的招聘信息。一直以来,58同城高度重视信息审核,不断加强平台方对企业入驻的资质审核,确保企业合法注册,保障用户得到真实有效的招聘信息。 有人在58同城招聘马仔来贩毒 2月18日,记者以“58同城”“虚假招聘”为关键词在裁判文书网进行搜索,发现近3年来,共有近百例求职者因虚假招聘信息被骗的案例。 其中,有人在58同城上发布招聘虚假信息,真实目的是找马仔贩毒。 在一份2021年3月发布的《黄兴兴朱明正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二审刑事裁定书》中记录,毒贩在缅甸小勐拉将冰毒用水和酒精溶解后,交给马仔通过物流、快递的方式邮寄到重庆,再由重庆的马仔取货、提取和交易。 而这些马仔都是通过贴吧和58同城发布信息招聘的,他们还必须在缅甸带过毒品后,才可到内地做提取和交易毒品的工作。裁定书中的黄兴兴和朱明正正是这些马仔中的两个,二人最终一个被判死刑,一个被判无期徒刑。 团伙通过招聘两个月骗得200余万 在这些关于虚假求职信息的判决案例中,最普遍的是发布虚假招聘信息后,面试时收取求职者各类费用获利,两个月违法所得就可达200余万元。 一份2020年底发布的裁定书中记录,河南人杨嘉宁和同伙在网络构建诈骗集团,集团内分工明确,由外宣人员在58同城等网站上发布虚假招聘信息吸引被害人,这些被害人被统称“小白”。 小白们点击信息后,会被外宣推荐给客服,客服再向小白推荐工作,并以马甲费、保证金、工号费等名义骗取财物。 此后,客服还会将小白们推荐给培训,培训人员继续以培训费等名义骗取财物。以这种方式,在2017年2月至4月间,该诈骗集团共计骗取资金200余万元。 在其他类似的案件中,诈骗团伙发布虚假招聘信息吸引求职者后,收取费用的名目还有报名费、门禁卡费、服装费、办证费、资料费等。 2018年至2020年,还有团伙直接在58同城上发布虚假招聘广告,用于骗取求职者的简历等公民个人信息进行出售,共计获利469万余元。 律师称平台对招聘信息有审核义务 北京京师律师事务所律师许浩向极目新闻记者分析称,58同城对在其网站上发布的招聘信息有审核义务。 根据《电子商务法》的规定,电商平台经营者需要对提供服务的经营者的主体身份、联系方式、资质许可等进行核验、登记,比如企业的工商营业执照,企业法定代表人的身份信息,联系方式等。如果招聘信息的发布者可以提供上述信息,一般会认为平台已经尽到了审核义务,无需担责。 “但是有平台收到用户对于该招聘企业的投诉后,未进行进一步的核实或删除、屏蔽、断开链接等必要措施,此种情况下,平台则需要对于损失扩大部分与招聘公司承担连带责任。”许浩强调。 许浩表示,根据《电子商务法》的有关规定,如果平台未尽到审核和管理义务的,由有关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二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业整顿,并处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此外,网络平台应当建立行之有效的管理机制和技术措施,应该为其服务持续提供安全维护。在发生安全缺陷、漏洞的情况下,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做好网络安全应急预案。如果网络平台方没有及时补救安全缺陷,也需要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编辑:陈曦紫) 拓展阅读: 58同城“甩锅”式回应“柬埔寨血奴案”律师:平台不作为,将承担连带责任 “58同城,一个神奇的网站!”这是影视明星杨幂口中经典的代言广告词。 如今,这家“神奇”的网站,因为“柬埔寨血奴案”正陷入持续的热搜与巨大争议中。 “血奴案”缘起是,江苏男子李亚缘纶(化名李亚明)通过58同城招工广告求职,却被犯罪团伙胁迫偷渡至柬埔寨被迫充当“血奴”。根据中国驻柬埔寨使馆发言人2月16日的谈话,李亚明被犯罪团伙胁迫偷渡至柬,后遭柬西哈努克港中国城内网赌电诈团伙非法拘禁,“并被多次大剂量抽血,生命垂危。” 2022年除夕,侥幸得到好心人帮助逃脱“魔窟”就医的李亚明全身浮肿,下体肿胀了数倍。惨不忍睹的身体状况,一度让救治的医生落泪。 58同城的回应意图撇清干系? 在令人发指的“血奴”案受到持续关注后,昨日,58同城在回应媒体时表示,58同城对于受害者的遭遇深表同情,同时紧急沟通到相关部门,了解到该案件正在持续调查,目前尚未确定受害者是在58同城查看到的招聘信息,58同城也未查到对应企业发布的招聘信息。 “58同城的回应明显是在避重就轻,试图‘甩锅’。”上海一位法律界人士表示。 首先,李亚明目前身体状况已经好转,头脑清醒,20多岁的他不可能记错自己当初求职招聘平台,更无动机“抹黑”58同城。因此,58同城“未确定受害者是在58同城查看到的招聘信息”的说法,明显意图撇清干系。 其次,“未查到对应企业发布的招聘信息”的说法,更是试图“甩锅”后续可能的法律责任。“只要江苏小伙儿当时没有截图,或者其他可以证明自己是通过58同城应聘求职被骗的证据,平台完全可以删除和销毁当事企业在网站的所有信息,让事情查无对证。”该人士说。 据李亚明接受媒体采访时自述,他之前在深圳、北京当保安,在58同城上看到广西高薪招聘保安的招聘信息后,从北京去广西。在广西凭祥市被带到边境,被两个人拉到车上,胁迫着直接出境到了越南胡志明市,后坐小船到了柬埔寨西哈努克市。 “我不知道之前是多少钱卖的,但最后被以18500美金卖给了“中国城”里的一个公司。这个公司就是搞诈骗的,里面的人全是搞网络投资诈骗的。“李亚明说。 虚假信息仍然大量存在 58同城在昨日的媒体回应中还表示,“一直以来,58同城高度重视信息审核,不断加强平台方对企业入驻的资质审核,确保企业合法注册,保障用户得到真实有效的招聘信息……坚决保障和维护用户权益,捍卫正义。” 但《科创板日报》记者调查中获得的信息却是:58同城因平台信息虚假持续被消费者投诉,还多次受到监管部门约谈。 “58同城虚假信息泛滥的问题由来已久,招聘、房产两大频道是重灾区,用户怨声载道,被监管部门约谈成为家常便饭。”赶集网一位离职员工告诉《科创板日报》记者。 在血奴案的热议中,网友却纷纷吐槽58同城上的骗局和欺诈行为,甚至有人称其为中国最大的骗子集散地。在黑猫投诉平台上,关于58同城的投诉高达11599条。 2018年6月,澎湃、央视等媒体曾报道,从中国裁判文书网搜索到近年60起通过58同城、赶集网发布虚假招聘信息的诈骗案例中,248名被告人通过发布虚假招聘信息诈骗,超过5500名被害人受骗,诈骗金额近亿元,甚至有人落入卖淫窝点、诈骗集团。 如果李亚明是通过58同城获知的虚假招聘信息最后被警方确认,那么,可以明确的是在李亚明最初筛选就业信息的决策阶段,平台并没有做好企业资质的把关。 《科创板日报》记者查询58同城网站发现,李亚明当初通过平台应聘的广西崇左保安的工资水平,直到今日,依然出现与正常情况的明显背离。 一个有力的证据在于,如果在58同城上搜索广西省会南宁的保安职位,出现的岗位薪资通常不会高于5000,部分职位在3000以下,而崇左的保安薪资却远高于省会南宁甚至上海,这足以说明此类招聘信为虚假信息的概率极大。 此外,当《科创板日报》记者以招聘方的身份登录58同城旗下招才猫APP发现,在身份认证方式上,平台至多只有营业执照、法人人脸和实名企业邮箱认证三种方式,换言之,对于具体业务的真实性平台方并不能保证。这进一步加大了平台虚假招聘信息的泛滥。 《科创板日报》记者还注意到,不单单是58同城,在百度搜索崇左的工作岗位时,同样出现了工资偏高的情况,同时,涉及的公司也不止夜总会,还包含安徽的高铁公司和不知名的企业管理服务公司等等。 而在这些高薪岗位的背后,亦不能保证像李亚明被拐卖的情况不会再次出现。一旦求职者放松警惕,被虚假的招聘方控制了人身自由,其后果不堪设想。 律师:平台不作为,将承担连带责任 血奴案曝光后,发布虚假招聘信息的网络平台到底该在其中承担什么责任?是公众十分关心的重要的问题。 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认为,平台在此事件中应当承担法律、社会和道德多重责任。平台要落实责任,不仅是追求效率,追求用户日活,更应该追求的是一种安全保障义务,重视用户投诉。 四川真道律师事务所律师刘家良告诉《科创板日报》记者,根据《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第13条规定:“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应当向上网用户提供良好的服务,并保证所提供的信息内容合法。” 同时,《侵权责任法》第三十六条明确规定:“网络用户、网络服务提供者利用网络侵害他人民事权益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网络用户利用网络服务实施侵权行为的,被侵权人有权通知网络服务提供者采取删除、屏蔽、断开链接等必要措施。网络服务提供者接到通知后未及时采取必要措施的(即不作为),对损害的扩大部分与该网络用户承担连带责任。 北京市盈科律师事务所周垂坤律师也表示,2019年实施的《电子商务法》明确规定,电子商务平台经营者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平台内经营者销售的商品或者提供的服务,不符合保障人身、财产安全的要求,或者由其他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行为,未采取必要措施的,依法与该平台内经营者承担连带责任。同样,网络招聘平台也需要明确连带责任。 因此,对于海量信息,招聘平台不应该只是简单的“一挂了之”,而是应该加强甄别、进行必要的审核,同时对于不同的信息进行分类、评级,便于求职者进行有效筛选。“如果招聘平台对于虚假信息进行了编辑等主动网络传播行为,则应该对求职者的全部损失承担连带责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