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区显示 http://www.apt-hk.com 想用PS5好好玩一玩游戏有多难? 加价抢购只是第一道槛,当你以出众的手速抢下一台,兴奋地拆箱、迫不及待地想来上一把游戏时,会发现首发游戏阵容并不多,被看做是重要硬件升级特性的HDMI2.1接口也需要超高速传输线配合使用。 还好,PS5随机附赠一条素质较高的传输线,跨过第二道槛后,你可能还是会发现玩起来不够丝滑、不够爽快。 罪魁祸首正是HDMI2.1,它可能无法发挥作用。 你买的HDMI2.1显示器,可能是「假的」 HDMI是常见的视频无损传输接口,如今的显示器、电视大多都配备有这一接口,HDMI2.1协议接口则支持4K120Hz,最高可以达到10K分辨率,上一代HDMI2.0协议接口则支持4K60Hz。 看起来似乎就是常见的技术升级,但HDMI协会一番操作下来,把HDMI2.0协议接口给取消了,现在只剩下一个HDMI2.1协议,也就是说显示器厂商向协会申请产品认证,即便产品不支持4K120Hz等新特性,也可能会被认证为HDMI2.1接口。 其次,HDMI2.1的新特性,比如游戏玩家比较在意的可变刷新率(VRR)、自动低延迟模式(ALLM)、快速帧传输(QTF)等有利于提升流畅度和显示帧率的特性都是可选项了。 也就说显示器或电视厂商,配备了HDMI2.1接口,但可能并不支持这些能让你玩游戏更爽的特性。 一个典型案例是索尼的ReadyforPS5系列电视中也有少数产品不支持可变刷新率、自动低延迟模式等特性。 ▲拥有HDMI2.1接口的索尼Z8H,并不支持VRR可变刷新率 根据TheVerge,HDMI协会表示可选功能特性可以让厂商灵活地选择新功能特性,调整成本和产品售价。 无论是4K120Hz还是更高的8K分辨率,画质和帧率的大幅度提升都需要更高的传输带宽,HDMI2.1也带来48Gbps带宽的特性,这往往意味着成本上升,一根超高速HDMI传输线要上百元也就不奇怪了。 并非每个人都需要这么高素质的产品,比如现在PS5上支持4K120Hz显示的游戏几乎没有,不少玩家因此没有选择更高传输速度也更贵的超高速HDMI传输线,主要还是以4K60Hz或2K120Hz玩游戏。 ▲《无主之地3》是少数支持120Hz刷新率的PS5平台游戏之一 乍看之下这个理由似乎很合理,从入门级到专业级,厂商制造相应的产品,设置从低到高的价格区间,你我作为消费者也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产品,花费合适的钱购入。 当你真正想买时,就会发现其中的逻辑漏洞,之前HDMI2.0还在的时候,协会以及各家硬件厂商的推广、宣传,已经在人们心中建立了4K60Hz等价HDMI2.0的认知,2.0接口和2.1接口的差别一眼就能看出来,选购还算直接。 现在大家都是HDMI2.1了,根本分不清楚不同HDMI接口的功能区别。 ▲HDMI2.1功能列表 选购难外,误导购买隐患也是目前HDMI2.1接口的问题之一,正如文首所述,想用PS5玩4K120Hz游戏,从主机、连接线再到显示器,即便都符合标注,可能还是玩不上。 因为你根本不知道其中哪个接口不是全功能的HDMI2.1,一般人基本很难分辨出,厂商在产品说明中以小字标示的功能特性,会注意的人很少。 这还没完,HDMI协会最近还要推出新的HDMI2.1a协议,在原协议的基础增添了一项新特性,旨在推动HDR内容支持。 按照之前HDMI协会的操作,2.1a也会取代2.1成为唯一的标准,并之前此前的功能,这样一来HDMI的功能特性越来越多,人们分辨的难度也会提升,选择只会越来越麻烦。 HDMI协会一顿操作下,HDMI2.1协议接口变成了一张空头支票。 协议太多、太乱,怎么办? 协议太多、传输混乱,其实在数据传输领域是常见现象。 ▲USB-C HDMI接口传输难以分辨的情况,也以各种各样的形式在USB-C中上演,即便线材都可以正反插拔,充电功率、数据传输速率、电流功率,各种功能特性排列组合,形成了一个又一个不同的协议。 USB-C3.1Gen1、USB-C3.1Gen2、USB-C3.2Gen1E-MarkerPD3.03A…… 你能分清其中的区别吗。 究其根本,行业发展促使HDMI协会、USB-IF这样的接口管理协会不断更新技术和协议,技术升级和打补丁式更新并行。 ▲HDMI接口类型,A口比较常见.图片来自:wiki 从2003年HDMI消费品销售,截止2021年1月,全球已经卖出了100亿台HDMI设备,这几年间HDMI协议也经过了1.0版本到2.1版本的转变,传输内容素质也从1080P升级到最高10K分辨率。 推出大版本后不久推出小幅更新协议的现象也不少见,HDMI2.0协议在2013年发布,后续的2.0a和2.0b分辨在2015年和2016年推出。 新协议发布后到相应的产品推出也有一段滞后期,与HDMI2.1接口配合使用的超高速HDMI传输线,直至2020年第四季度左右才上线。 ▲超高速HDMI传输线说明.图片来自:HDMI协会 这往往会导致新协议推出初期比较混乱,一方面是新旧交替,一方面是较为密集的协议更新,普通人不是专业人士,要分辨出各种技术协议的区别并不容易。 HDMI协会确实也有在试图解决这一问题,比如积极打击盗版,要求使用HDMI接口的产品完成认证,HDMI2.1协议接口设置可选功能特性的同时,也要求厂商需要标注其支持的功能到底有哪些。 另外我们常常能在一些HDMI线材上看到类似8K这样的数字说明,USB-IF更是以线材颜色区别功能和协议,这些都是降低消费者的区分难度。 ▲标有8K字样的HDMI线 客观而言这些设置都起到了一定的改善,但也仅限于此了,并不能一举解决混乱的局面。 像HDMI协会这样的机构,索尼、东芝、英伟达、联发科、任天堂等大公司都是其成员,但对广大的硬件公司而言,其号召力仍然是有限的,尤其是在HDMI协会放弃旧协议、提供可选特性选项之后。 选择给出之后,就不容易收回了。 接口功能支持混乱的情况仍然会持续一段不短的时间,留给你我等普通消费者的解决办法,就只能是仔细查看厂商提供的产品说明,尤其是海报或产品介绍页面底部的小字注释说明。 ▲一款显示器的注释说明,拥有HDMI2.1接口,但带宽等同于HDMI2.0 看清楚所谓的HDMI2.1接口或传输线,到底支持不支持4K120Hz、VRR可变刷新率、48Gbps带宽等特性。 当然,前提还是确认自己的使用需求,毕竟「不买,立省10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