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气 https://www.025jiajiao.com/ “禾迈股份”于2021年12月20日召开第一届董事会第十一次会议、第一届监事会第十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使用部分暂时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的议案》,同意公司及其子公司在保证不影响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实施、募集资金安全的前提下,使用最高不超过人民币45亿元(含本数)的暂时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用于购买安全性高、流动性好、有保本约定的投资产品(包括但不限于保本型理财产品、结构性存款、通知存款、定期存款、大额存单、协定存款等),使用期限不超过12个月,在前述额度及期限范围内,公司及其子公司可以循环滚动使用。该决议自董事会、监事会审议通过之日起12个月之内有效。 年内新高!首日浮盈超1亿元中信证券包销新股“躺赢” 12月20日,A股“最贵新股”禾迈股份上市交易,该股首日表现并没有让投资者失望。禾迈股份当日开盘价为633.66元/股,最终报收725.01元/股,每股涨了167.21元,涨幅为29.98%,投资者每中一签即可获利83605元。 禾迈股份高达557.8元/股的发行价,一举超过今年在创业板上市的义翘神州(发行价为292.92元/股),成为新股中的“大肉签”,但10月份以来新股频频破发,再加上发行价较高,禾迈股份中签的投资者需全额缴款27.89万元,这也让不少投资者直接放弃,或“百般纠结”后选择弃购。 此次禾迈股份A股发行过程中,有65.1387万股中签新股被网上投资者弃购,弃购金额达3.63亿元,弃购金额为年内最高。数据显示,禾迈股份的券商包销比例高达6.5139%,也同步创出年内新高。今年以来,仅有6只新股的包销比例超1%。 新股发行制度改革后,主承销商需要对认购失败的新股进行“余额包销”,这意味着众多被投资者“抛弃”的新股将落入券商的口袋。而禾迈股份的保荐机构(主承销商)中信证券则实现首日“躺赢”,禾迈股份被网上投资者弃购的股份全部被中信证券“捡漏”,按照收盘价计算,中信证券首日浮盈就高达1.09亿元。 一直以来,大部分主承销商在新股包销方面的收入非常可观,部分甚至接近了承销保荐的费用。在禾迈股份的此次发行中,其承销及保荐费为1.42亿元。而今年以来券商包销首日浮盈超1000万元的仅有10家,破亿元的仅有1家。 截至当日收盘,禾迈股份也凭借725.01元的收盘价成功晋级为A股市场高价股的第四位。仅次于贵州茅台、思瑞浦、石头科技。 自信用申购规则实施以来,新股弃购给主承销商带来的余额包销收入一直较高。 据《证券日报》记者从券商处了解,新股弃购后,券商包销收益一般归投行部所有,并且采取首日即卖策略的券商不在少数。记者梳理统计,年内券商“捡漏”投资者中签弃购股票7792.5万股,主承销商若采用首日即卖的策略已累计浮盈6.19亿元(均采用首日卖出策略)。 或是因为发行价过高,才出现禾迈股份中签新股被弃购的现象。而主承销商因此获得的余额包销收入,反而让不少机构和投资者羡慕不已。但是,如今打新早已不是“稳赚不赔”的买卖,自2021年10月22日至今,已有12只新股出现首日破发(仅统计沪深交易所),其中,百济神州的首日破发,就让其主承销商首日产生约3200万元的浮亏。当打新不再“躺盈”后,如今新股频频破发也让主承销商也有了一定压力,投资者对新股打新犹豫不决也情有可原。 从券商投行角度方面来看,未来又该如何应对?申万宏源研究新股策略研究团队表示:“若未来破发比例仍然较高,导致网上申购积极性明显下降,则可能出现两种情形和可能的演化机制:其一,弃购比例进一步上升,投行包销压力大幅增加,则引导投行理性定价;其二,网上向网下回拨,网下中签率相对提升,但这也意味着网下亏损的力度提升,从而进一步约束网下投资者高报价行为,首发定价理性程度提高。理论上两种机制将共同引导市场定价趋于合理均衡。”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之声)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之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