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汽车板块热搜榜上小鹏汽车就几乎没有下来过,总是被各种负面信息牵制。尤其小鹏汽车在连续多月获得新能源汽车行业销冠后,更是一直处在风口浪尖中。 就在这两天,小鹏“采集人脸信息”一事被广大网友热议,有趣的是小鹏采集人脸信息这件事属于冷饭新抄。今年315晚上,有许多企业滥用人脸识别技术被曝光,随后上海7家销售门店被市场监管部门查处,小鹏也积极配合,在11月底,小鹏被下达处罚决定书,处罚金额10万元。
也就这样翻旧账,小鹏汽车采集人脸这件事冲上了热搜。对此,小鹏汽车也进行了回应,根据小鹏的官方声明可以了解几个信息点。
1. 小鹏汽车的上海门店在3/18日上海市监局检查之前,就通过内自查自纠工作主动撤下了所有的采集设备。也就是说,小鹏确实存在对门店客流等数据的收集与分析,当然,小鹏也仅仅是客流到访量这个数据,没有收集其他信息,主要用于改善接待流程,提升服务质量。
2. 人脸数据由第三方软件提供商收集和分析。简而言之,小鹏知道可以获得一些客流量数据,但不清楚第三方软件还会对这部分数据进行深度采集分析。
3.数据并没有泄露。
所以这则声明强调的是“小鹏汽车不存在泄露或违法使用个人信息的情况,仅通过客流到访量等非个人关联的数字数据作为经营状况的参考。”
看了声明之后,小鹏汽车有责任,但也没有网络传播的那般严重,对于客流量数据的收集确实缺乏对相关法律条款的熟悉。其实说到底,小鹏汽车也意识到了自己错误,为此付出了代价,警醒其他企业,这事还是可以原谅的。
总之,树大招风,不管那家车企,其实只要热度高发展好,黑料大把人挖。不管是小鹏蔚来还是理想,都出现过被各种攻击的情况,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没有很长时间,但也已经开始具备规模,逐渐威胁到很多车企的地位,况且,抛开车企不谈,对友商使绊子从来都是正常伎俩。何况,现在小鹏汽车发展太迅速了,难免会有各种话题。换做其他企业,也逃不掉需要经历这些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