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剑游戏攻略与纯净下载 https://www.xianjian520.com/ 今年前三季度,长春新区GDP、规上工业产值分别增长8.1%和13.8%,主要指标增速持续领跑东北区域国家级新区。“我们正奋力冲刺四季度,打好收官战。”近日,在全省开发区高质量发展推进会上,新区负责同志信心满满地说。 持续强化产业支撑、激发创新动能、深化改革开放,加快“集约化、内涵式”发展。当下,长春新区正以“排头兵、领头羊、先行者”的责任和担当,在全省开发区高质量发展中发挥着示范和引领作用。 医药产业是长春新区支柱产业,该区注重强龙头、补链条协同发力,以高新股份、国药集团为龙头,集聚企业400余户,形成了基因工程、生物疫苗、医疗器械等多个特色集群,去年增速达52.4%,产值占省市比例26%和82.4%,高新股份入选“2021中国最具创新力企业榜”,东北唯一、全国第六个国药新冠疫苗生产基地成功落位投产。光电信息产业以华为科创中心、奥来德为龙头,集聚企业450 多户,形成了光电器件、光电显示等优势产业集群,长城信创成为东北首家自主安全笔记本电脑生产商。航天信息产业以长光卫星为龙头,集聚上下游企业100 余户,形成了集卫星研发、运营、应用于一体的较完备产业链,被评为东北唯一一家“独角兽”企业。先进装备制造产业以一东离合器、大正博凯为龙头,集聚企业500余户,去年产值达430亿元。 在长春新区,这里不断聚焦主导产业实施产业链+创新链“双链包保”,发挥政府搭台作用,联合吉林大学、光机所、华为等大学大所大企开展合作共建,高标准打造了“环吉大双创生态圈”、中科院(吉林)科技产业服务平台、长春智能光谷等一批创新联盟,针对研发、中试、转化等环节开展联合攻关,有效促进产业技术升级、成果转化衔接,2020年在新区完成技术合同交易额420亿元,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60%,今年重点谋划的长春北湖科学城,吉林省科技创新研究院成功落位,为省市未来产业创新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我们坚持把特色产业园区作为推动产业集聚、资源集约、深化合作的重要平台,引导产业项目向园区集聚。”据长春新区负责同志介绍,他们先后建设了长春高新生物医药产业园、精细化工新材料产业示范园等45个产业园区,每年新引进落位产业项目100个以上。充分发挥临空经济示范区政策、区位优势,加快发展航空运输、保税仓储等临空经济;高水平建设了中俄、中白、中日以及吉浙、津长等跨区域合作园区,有效吸引一批国内外产业合作项目;积极与松原、辽源、通化、延边、四平和梅河口等地开展对接合作,探索共建“飞地园区”,金赛黄体酮扩能、梅河口惠升生物研发中心等合作项目取得积极进展。 金融是经济发展的血液,长春新区大力推广“孵化器+金融”培育模式,让各类孵化载体发展到144个,摆渡创新工场成为我省首家民营“双创”服务企业,先后孵化企业200余家。组建起总规模70.32亿元的产业引导基金16支,强化上市企业培育,上市企业达到12户,去年以来有5户企业先后上市,新区进入了企业上市“爆发期”。适时推动高成长企业技改扩能,金赛药业、百克生物等25个在建技改扩能项目,达产后将拉动新增产值超200亿元。全区集聚科技型企业近2000户,规上工业企业167户,培育高新技术企业800余户,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16户,分别占省、市45.7%和59%,市场主体平均月增2000户,预计年底超过10万户。 “我们这里正诞生着一项项‘首创’。”长春新区负责同志介绍,他们在省市率先推行了“标准地+承诺制”“先证简(减)图”等改革,企业开办时间压减至0.5个工作日,实现“拿地即开工”;在省市率先为企业量身打造了涵盖科技、金融等方面“9+3”政策体系,推出“免申即享”政策,先后为700余户企业兑现资金9000余万元,“长白慧谷”英才计划、特殊人才“编制池”、新区奖学金等人才政策收到良好成效,几年来引育人才近16万人;在省市率先创新打造了企业发展服务中心、高管微信群、“企业家座谈会+沙龙”等服务举措,新区连续四年被评为全省营商环境建设标兵单位,在首次营商环境国评中,位列全国新区第11位、东北第1位。 (文章来源:长春日报) 文章来源:长春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