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县资讯网 网站首页 资讯列表 资讯内容

“样板戏”那些或许你不知道的事

2021-08-09| 发布者: 房县资讯网| 查看: 144| 评论: 3|来源:互联网

摘要: 不久前在央视戏曲频道看到了1970版的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的片段,不觉眼前一亮。演员无论从眼神到肢体动...
北美票房 https://m.touzitop.com/xmzl/13359.html

不久前在央视戏曲频道看到了1970版的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的片段,不觉眼前一亮。演员无论从眼神到肢体动作都是那么有板有眼,一举手一投足都透着一股精气神,从纯观赏角度来说绝对养眼。杨子荣的扮演者童祥苓当年才35岁,意气风发,扮相极好。《智取威虎山》作为八大样板戏之一,在当年可谓人尽皆知已是不争的事实。

童祥苓扮演的杨子荣

说到样板戏就不能不提江青,也可以说没有江青就没有统领全国戏曲舞台十年之久的“样板戏”。1963年冬天,江青在上海观看沪剧,随后带回来两个剧本:《芦荡火种》和《革命自有后来人》。后经北京京剧团和中国京剧院改编成京剧,前者改名为《沙家浜》,后者为《红灯记》。1965年五一节期间在上海首演,被江青定为“样板”。样板戏的名称大概就是这样叫开的。

汪曾祺曾在《关于“样板戏”》中写道:“江青诚然没有亲自动手做过什么,但是‘样板戏’确实是她‘抓’出来的。她抓得很全面,很具体,很彻底。从剧本选题、分场、推敲唱词、表导演、舞台美术、服装、甚至铁梅衣服上的补丁、沙奶奶家门前的柳树,事无巨细,一抓到底,限期完成,不许搪塞违拗。”由此可见,说江青等于样板戏都不为过。

《智取威虎山》视频截图02

关于样板戏,还有一个人是不能绕过的。他就是这种“革命现代京剧”的音乐及唱腔的设计、创作者于会泳。于会泳,毕业于上海中央音乐学院,因参加样板戏的音乐创作深得江青赏识,可谓文革时期的风云人物。当年非常著名、甚至主导了那一时期文学艺术创作的“三突出”就是由他率先提出来的。

何谓“三突出”?即“在所有人物里突出正面人物,在正面人物中突出英雄人物,在英雄人物中突出主要英雄人物。”历史已经证明这个观点是非常荒谬的,对我们的文学艺术创作戕害不浅,遗害颇深。因此才有了小说《金光大道》中的完没人物高大泉。在此暂且不提。

《智取威虎山》视频截图01

其实就连江青本人都对“三突出”很是不以为然。她曾公开表示:“我没有说过‘三突出’,我只说过‘一突出’。”而江青的“一突出”指的就是“英雄人物”。后来也是被于会泳概括总结为“主题先行”,从而上升为一种创作理论,并极力推广。简单说就是“主题不能不明确”(写到这里,我突然想起时下一些批评莫言的文章中氤氲着的那种情绪)。

尽管“样板戏”只是那个历史特殊时期的特殊产物,甚至有违艺术创作的普遍意义,但作为曾经的存在,它也是一种记忆的现在,就是说只要去想,它就在眼前。彻底的否定和遗忘都是不科学的。因为它不可能也不可以轻易绕过。最起码样板戏让“用京剧来表达现代生活成为可能”!同时它对传统京剧唱腔及配器的革新也并非不无益处。毕竟样板戏在中国戏剧舞台上隆兴了十余年,正如汪曾祺老先生所说:“中国现代戏曲史这十年不能是一页白纸。”

《智取威虎山》视频截图03

本文受汪曾祺先生的《关于“样板戏”》和《“样板戏”谈往》帮助很大,特此声明。

2021,7,22



分享至:
| 收藏
收藏 分享 邀请

最新评论(0)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房县资讯网  

GMT+8, 2019-1-6 20:25 , Processed in 0.100947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房县资讯网 X1.0

© 2015-2020 房县资讯网 版权所有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