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与理财 https://m.touzitop.com/ysjx/5356.html 7月25日0—24时,江苏新增本土确诊病例39例(南京市报告38例,其中8例为无症状感染者转为确诊病例;宿迁市报告1例,为无症状感染者转为确诊病例),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1例,为南京市报告。以上病例均在南京市定点医院隔离治疗。 25日,南京市召开南京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第五场)。南京市卫健委副主任杨大锁通报该市第一轮全员核酸检测结果:三天共计检测920.9万人份,截至7月24日24时,共发现57例阳性。 截至目前,南京累计阳性病例已达95例。 机场为何频“破防”? 这已经不是国内机场第一次被病毒“破防”。 2020年11月9日,上海浦东机场一位货运人员被确诊感染新冠肺炎,之后14天里浦东机场西货运区累计确诊8例关联病例。 2021年1月,河北石家庄出现疫情,首例确诊病例的居住地紧邻石家庄正定国际机场和高铁正定机场站。 今年6月,深圳宝安机场海关工作人员和机场餐厅服务员感染新冠病毒Delta变异株…… 本月9日,民航局飞标司副司长韩光祖在民航半年工作专题新闻发布会上也强调,当前,国际疫情形势依然不容乐观,部分国家处于第三波疫情高峰,新的变异毒株已经扩散至多个国家和地区,波及我多个邻国,外防输入压力巨大。 尽管重点人群的新冠疫苗接种已开展,但是接种并不意味着可以高枕无忧。 早在今年4月,针对新冠疫苗的保护效果,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科研攻关组疫苗研发专班专家组成员邵一鸣就强调,所有的疫苗都不是百分之百有效,在预防感染的同时,疫苗更重要的是能预防住院、重症和死亡。 可见,面对不断变异的境外输入病毒,人流物流高度集中的机场仍是风险最高的场所之一,全面防护措施和意识必不可少。 据南京禄口国际机场透露,机场已一夜升级“加码”消毒标准,提升旅客密切接触物品的日常消毒频次,从最初的每3-4小时一次提升到每2小时一次,提高消毒液配比度,达到使用标准上限,确保消毒“全覆盖、无死角”。 与此同时,机场在T1、T2航站楼分别为从事国内航班保障的员工设立脱卸防护用品的区域,严格员工个人防护标准。 资料图:重庆江北机场海关关员登临检查。重庆江北机场海关供图 防控“漏洞”怎么堵? 疫情压力下,能否围堵防控“漏洞”是关键。 事实上,针对机场存在的病毒输入风险,相关防控举措一直在不断跟进。 比如,中国已对《运输航空公司、机场疫情防控技术指南》等进行持续修订。 最新一版的《运输机场疫情防控技术指南》中涵盖了机场各类人员个人防护参考建议。其中明确,地面清洁人员的必备防护装备包括医用外科口罩和一次性医用橡胶或丁腈手套。 另外,入境保障区域工作人员应避免与旅客和其他人员同时混用公共设施,尽量固定工作及上下班路线,避免与为国内旅客提供服务的员工混流。 今年1月,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做好当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中也提出,要加强机场周边、城乡结合部、务工返乡人员较多的农村地区疫情防控,强化网格化、精细化管理。 民航局方面本月表示,持续关注国际定期客运航班运行及相关病例输入情况,逐班分析研判疫情输入风险,并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外事组指导下,根据境外疫情变化形势和入境城市接收保障能力,动态调整国际航班数量,适度减少疫情输入风险较高国家来华航班。 另外,近期,民航局指导各民航有关单位亦加强夏季高温环境下生产作业人员的劳动保护,包括要求各单位为一线从业人员配备适用夏季的个人防护装备、合理调整从业人员作息制度、配备必要的通风降温设施及物资等,避免高温对员工健康、疫情防控和安全生产造成严重影响。 当然,一系列措施出台的同时,能否保证其执行到位是关键。 目前,国内累计接种新冠疫苗已经突破15亿剂次大关,接种工作进展迅速,但在构建群体免疫屏障的同时,更要抓紧堵住潜在的风险“漏洞”。 来源:中国新闻社、国家卫健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