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县资讯网 网站首页 资讯列表 资讯内容

每天折一只千纸鹤 这对母子用折纸抵御疫情中的“不可承受之重”

2021-07-30| 发布者: 房县资讯网| 查看: 144| 评论: 3|来源:互联网

摘要: 骆信惠将开始折纸到封锁结束这段时间的生活记录了下来,2021年7月26日,这篇文章刊载于《纽约时报》上。她写...
石墨消解仪

骆信惠将开始折纸到封锁结束这段时间的生活记录了下来,2021年7月26日,这篇文章刊载于《纽约时报》上。她写道:正是因为有了折纸,才让她得以“承受不可承受之重”。

2020年3月5日,家住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华人作家骆信惠带着一家人出席了六年级儿子的学校音乐表演,演出结束后他们来到当地一家名为 Yoshi's的爵士乐吧吃晚饭,顺便庆祝她的丈夫的生日。彼时骆信惠还不知道,那将是他们最后一次家庭出游。

新冠疫情在美国全面爆发后,骆信惠一家于3月14日开始暂停了所有户外活动。在自觉选择居家隔离前,他们到超市囤了能用两到三周的日用品和其他杂货,就像所有刚刚开始居家的人一样,骆信惠也认为封锁不会持续太久。

无处可去的他们开始在生活中找新的乐子,他们在家附近寻找人迹罕至的公园;骆信惠和丈夫疯狂地刷 Netflix看视频;尝试创新食谱,比如青葱煎饼或自己包饺子。时间久了以后,这些活动也失去了乐趣,百无聊赖的骆信惠想起她曾参观过洛杉矶日裔美国人国家博物馆,她决定用日本传统折纸来打发时间。

折纸成了她和12岁的儿子德文的“合作项目”。两人决定在封锁期间,他们每天折一只千纸鹤,看看最终能折到多少只。起初,骆信惠和儿子每天轮流折一只千纸鹤。每只千纸鹤只要花两分钟多一点就能折好——如果每天坚持,它就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小任务。但是,时间一长,每天都需要提醒自己该折千纸鹤让这份愉快的消遣很快成了“磨人的千篇一律”的负担。于是骆信惠和儿子不再每天折纸鹤,改成时不时抽时间坐下来,玩一次“折纸马拉松”。他们每次会折几十个纸鹤,久而久之,折纸成了属于母子二人的一种舒缓的冥想仪式。

疫情的严重远超人们的想象,骆信惠和儿子最初设想折纸会在第100只停下,但慢慢他们折到了 200 只、300 只。2020 年 6 月 22 日,骆信惠将 100 只千纸鹤的照片发到了社交网络上,很快她和儿子所做的事情引起了网友们的关注,一位网友提到,在日本传统文化中,千纸鹤可以让人寄托心愿,因此他们的千纸鹤也自然而然地成为了人们寄托哀思、纪念疫情的重要象征。

在 2020 年 9 月 30 日,骆信惠发布了 200 只纸鹤的照片。在 200 只千纸鹤折好的一周前,美国官方宣布全美因新冠疫情死亡人数超过 20 万。在现实的冲击下,骆信惠和儿子为这 200 只千纸鹤赋予了意义:每只千纸鹤就代表了每 1000 条在疫情中逝去的生命。她希望这种纪念能让疫情的破坏性具象化。

骆信惠的儿子德文和200只千纸鹤/图片来源:《纽约时报》

2021 年 1 月 9 日,骆信惠迟到一天发布了 300 只千纸鹤的照片。当时她还沉浸于“国会大厦骚乱”的余波中,并担心 2021 会比 2020 更糟糕。而混乱中唯一的安慰,或许就是美国开始推出新冠疫苗。在这张照片中,骆信惠将 300 只纸鹤按彩虹的颜色摆好,希望阴郁的现实能尽快好转。

300只千纸鹤与意外出镜的猫/图片来源:《纽约时报》

2021 年 4 月 18 日,封锁已经持续了 400 天,这一天对骆信惠而言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她成为家里第一个接种完疫苗的人,这意味着她很快就能自由活动,摆脱封锁,而折千纸鹤的日子也将走向尾声。而她的儿子在封锁的这一年里,不仅身高飙升了 6 英寸超过了自己的母亲,声音也因为发育而变得低沉。

400只千纸鹤/图片来源:《纽约时报》

2021 年 6 月 22 日,在封锁持续一年又 100 天后,骆信惠和儿子把 465 只千纸鹤放在餐桌上,拍下了最后一张照片。他们全家都接种了疫苗,封锁解除后,他们在吃了一年多以来第一顿在餐厅室内吃的饭菜,他们见到了久日未见的老友,还预订了 8 月的户外音乐会门票。

骆信惠和德文与465只千纸鹤/图片来源:twitter @Grace Loh Prasad 駱信惠

至于这465只千纸鹤,网友们建议骆信惠把它们捐给博物馆作为新冠疫情的纪念艺术品之一,但目前它们还被仔细地保管着,骆信惠表示她还没想好该怎么处理它们。但无论如何,这465只千纸鹤已经对她意义非凡,它们是希望的象征,是劫后余生的勋章。



分享至:
| 收藏
收藏 分享 邀请

最新评论(0)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房县资讯网  

GMT+8, 2019-1-6 20:25 , Processed in 0.100947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房县资讯网 X1.0

© 2015-2020 房县资讯网 版权所有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