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县资讯网 网站首页 资讯列表 资讯内容

思想破冰引领发展突围 干在实处推动绿色崛起

2021-07-29| 发布者: 房县资讯网| 查看: 144| 评论: 3|来源:互联网

摘要: □何良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利川在全面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实现小康后,如何乘势而上以思想破冰引领发展突围,...
哈尔滨房产抵押贷款

  □ 何良荣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利川在全面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实现小康后,如何乘势而上以思想破冰引领发展突围,顺势而为干在实处推动绿色崛起,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崭新利川,助力州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跟上全国全省奋进现代化建设的步伐?本文试图从造势、寻策、出招三个方面探索凝心聚力、资源配置、务求落实的突破口谈谈一管之见。

  造势——在凝心聚力上找突破口

  目前利川最大的市情就是发展不够,其根本原因在于很多人思想禁锢、观念陈旧和精神萎靡不振,认为当下利川欠账较多、基础太差,加之换届选举在即,人心思“变”者比比皆是。因此,当务之急在于提振全市上下的精气神。为此建议由市四大办、市委三部(组、宣、统)联合发起“汇集磅礴力量激励拼搏奉献”主题系列活动,在全市上下来一次思想上的大洗礼,激发大众干事创业的热情。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使干群言行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有创造性,以期达成加快发展时不我待的共识,形成凝心聚力建设宜居宜业宜游新利川的共为。造就一个上下同心、左右同步、内外同力的政治生态,干群有信仰,政府有力量,利川腾飞就有希望!

  寻策——在资源配置上找突破口

  聚焦利川35年建市史,十届市委、市政府引领全市人民艰辛探索了“两叶三工一基础”“一主三化”“三力利川”等发展战略,如今更是跟随全国全省的发展步伐最终取得了全市脱贫攻坚的全面胜利。但客观来讲,利川近年来的发展速度、发展质量不是很理想。因此,要推动“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高度融合,我们可以从以下三方面破题:

  一是在配置主题上破题

  调动和保护主体参与资源配置的积极性、创造性,是资源配置能不能搞上去的核心问题,其中,选好用好人才是加快发展的关键。借鉴古人选用人才之精华,提出以下思路,供决策者参考。

  具备一种品格。古今中外,凡是贤明君主和有识之士多为“伯乐”,这种甘为伯乐的精神为世人所推崇。作为一名优秀的领导干部,应学习古代先贤的用人之能,容才之量,护才之勇,要敢用能人,善用贤才。当然,前提是必须具备甘为人梯当伯乐的品格,应该以坦诚的态度对待人才,虚怀若谷,从善如流,真正与人才建立起“荣辱与共”的感情基础。

  把握两种方法。一为双管齐下。就利川目前的情况来看,人才匮乏与推动市域经济发展矛盾突出。因此,我们既要下功夫引进外地人才,更要注重发现、起用和爱惜身边的人才,做到内外结合,双管齐下。二为优胜劣汰。古时即有庄子“观知观信观仁观节观则观色”的分辨人才优劣之法,又有毛遂自荐选拔人才之举。以观现实,当下的利川,选人用人就应体现凭实绩论英雄的正确用人导向。

  坚持三条原则。首先,坚持德才兼备。在任用人才上,必须量德量才而任使。其次,坚持知人善任。要在知人前提下,用人之长,人尽其用。最后,坚持“人无完人”。用人要因人而异,关键取一技之长,只有以长补短,用其所长,才能真正发挥人才的作用。

  在选好用好人才的基础上,还必须做好以下四方面工作:1。形成齐抓共管的格局。发改、财政、税务、工商、金融等部门要以培植财源、税源、费源、息源为立足点,联合形成资源配置的牵头者或主力军,市直机关单位也应不遗余力参与资源配置大会战。2。注重利益驱动机制。在选择配置资源策略时,必须正视市场经济主体对当前利益的追逐,选择适合本地实际,具有投入少、见效快特点的产业项目。3。调整发展策略,分步实施重点突破。从利川市富集的资源预测,有近10个产业都有望在今后5年到10年内发展成为支柱产业或骨干产业。因此,有必要在保持各产业建设力度的同时,适当集中力量突出抓好几个见效最快的产业,以后再分期分批逐步建设其他产业。4。加强对主体的培训教育力度。大量的实践证明,解决主体问题的途径主要有两条:一是灌输,二是强力推进。在配置资源的实践中,要实现观念转变、思想更新,重在干中求共识、求统一、求发展。

  二是在配置客体上破题

  配置资源的客体是指资源配置的组织者、实践者、参与者实施作为的对象。利川市在配置客体破题上,要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重点围绕生态文化旅游、农产品加工、生物医药等优势产业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打造供应链。落脚到具体产业上,重在解决资源配置的系统规划和目标。要依据可供开发利用的一切经济资源,依据现实的条件和能力,走系统开发、分步实施的配置之路。

  生态文化旅游产业。利川市文化旅游资源独具特色,进入新世纪以来,利川实现了旅游和文化的高度融合,使文化旅游产业成为主要的新的经济增长点。如何把文化旅游品牌做得更响、更精,把文化旅游产业做得更强、更大?首先,重在加强高端策划、顶层设计,综合协调和集中统一管理。要实施大交通大旅游的深度融合,进一步补短板、强弱项,加快构建更快捷、更经济、更综合、更智能的交通网络。其次,从利川发展实际出发,突出戴好以下几顶“帽子”:一是戴好腾龙洞5A级景区的“高帽子”。抢抓腾龙洞被评为国家5A级景区的机遇,尤其注重链接景区所在东城长堰村、新桥社区属国家地质公园的金字招牌,为腾龙洞景区添砖加瓦,为老百姓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二是戴好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大帽子”。在全市范围内注重景区景点的提档升级和景区周边的配套服务设施完善,使生态文化旅游成为市域名副其实的支柱产业。三是戴好苏马荡省级旅游示范区的“蓝帽子”,利用好“西部凉城”的气候优势,使之上升为国家级度假区,把“候鸟”经济延伸扩展到齐岳山、南坪、汪营、凉雾、团堡,形成利川横贯东西、一线串珠的生态文化旅游经济带。

  农产品加工业。除了烟草产业,利川还有其他一些好产业和产品,如药材、畜牧、林果、蔬菜等。如今,利川在茶叶产业上下功夫,使“利川红”冲出国门并引领全市茶叶产业提档升级,以农副产品加工为龙头的食品工业也初具规模,如团堡山药、柏杨豆干等,但都亟待形成规模效应。全市上下要牢固树立“抓项目就是抓发展”的理念,优化工业园区产业布局,围绕农产品精深加工及劳动技术密集型产业,引进有实力有责任的企业,加快转型升级。为落户企业提供良好环境,以项目补齐发展短板,以项目支撑绿色崛起,以项目推动争先创优。

  生物医药产业集群。生物医药产业集群是有望成为利川市替代烟叶产业的又一支柱产业。全市有着丰富的药材资源,药用植物2000余种,常年收购品种200多个,为利川制药工业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同时,利川制药工业有良好的发展基础,有两个获得药品生产许可证的企业(香连药业、恒元药业),有获准生产药品批准文号34个,而且香连药业生产形势喜人,正在形成良性循环的运行机制。利川生物医药产业无论是块头、速度,还是内在质量、外在形象、就业奉献、税收贡献都远远没有达到应有的境地,颇有端着金饭碗讨饭吃之嫌。总结经验教训,应痛下决心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把人力、物力、财力,包括领导者精力全身心投入到生物医药产业上,举全市之力大抓特抓生物医药产业,突破性发展生物医药产业集群。二是成立高规格领导小组,负责产业集群发展的组织领导、规划设计、协调运作,强力推进产业集群大踏步前进。三是构建产业集群的“联合舰队”,选优牵头企业引领产业集群诸因素形成合力,力争通过2年到3年的努力,使利川市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实现产值过10亿元、税收超亿元的富民强市支柱产业。

  在资源配置的客体上,利川市还有清洁能源、建材工业、畜牧产业、蔬菜产业等重要产业,迫切需要市委、市政府组织强有力的专班深入调查研究,形成高质量的调研报告供领导决策后组织实施,使全市资源尽快得以有效配置。

  三是在配置要素上破题

  配置资源涉及农村、城区,涉及广大干部、农民和企业的利益。因此,要尊重配置资源的基本规律,整合配置要素,卓有成效地搞好资源配置。

  环境要素。要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使硬环境硬起来,软环境优起来。一是要抓住机遇,加快交通、通讯、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二是进一步做好行风整治工作,坚决消除“三乱”行为,杜绝或减少“上边放、下边望、中间部门抵门杠”的现象。三是要加大招商引资、引智的力度。

  政策要素。要根据国家的产业政策,结合利川发展实际,出台有利于产业发展的政策,市委政研室、市政府研究室应组织并参与制定重点产业发展的规划设计、投入政策、分配政策、软环境政策。尤其是要注重抢抓乡村振兴战略等机遇,向上多争取项目,争取更多的资金投入。要把各单位向上汇报工作、争取上级关注支持形成制度,将争取项目的多少、金额的大小定期通报全市,作为评先表模、提拔重用的重要依据。

  投入要素。利川市在配置资源的具体实践中,既要两眼向内牢固树立自力更生的思想,发扬苦干精神,捆绑计划、乡村振兴、民族发展等相关资金,形成资金合力,上好短平快项目;又要两手向外打开山门,放活资源,吸引发达地区的资金、技术、人才等资源参与全市的资源配置大会战,形成多元投入、多种方式投入、多渠道投入的格局。

  组织领导要素。在全市资源配置的系统工作中,要有专门的班子、专门的机构、专业的人员、专定的政策、专设的奖惩措施,实行一个机构管到底、一个班子抓到底、一个政策贯彻到底的办法,真正实行政绩挂钩、奖惩挂钩,充分利用好激励机制在配置资源中的功效。

  社会化服务要素。在配置资源的各个环节、各个阶段都要有依靠其他产业和部门提供指导与服务的意识,包括事前、事中、事后的信息反馈、一体化服务、附属配套项目等。这同时也是解决配置资源投入不足、经验不足、降低配置资源运行成本的重要途径。

  出招——在务求落实上找突破口

  一旦目标明确、蓝图既定,关键是抓落实。全市上下务必把心思集中在想干事上,把胆识展现在敢干事上,把能力体现在会干事上,把目标落实在干成事上。具体体现在如下“五干”:

  一是上下同心对标干。市、乡镇(办)、村各级必须干字当头,实字托底,确保党中央大政方针和省州决策部署在利川落地生根。二是突出重点精准干。要善于在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主要方面,精准发力、精准施策,集中力量解决好重点难点弱点痛点问题,集中精力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以关键环节突破带动整体推进。三是撸起袖子加油干。在选优配强各级领导班子完成换届选举任务后,新班子要有新要求、新作风,以新的更大作为展示新形象,以实干苦干诠释对党和人民的忠诚。四是遵循规律科学干。注重增强把握和运用规律的能力,提高驾驭经济工作的本领和应急处理的能力,既要埋头苦干,更要善于巧干,把工作热情与科学精神结合起来,把工作做到点子上、劲头使在关键处。五是扑下身子务实干。着眼于明确目标定位和工作标准;着手于目标要求清单化、原则要求具体化、具体要求措施化;着落于压实责任出成效,让加快发展各项举措落下去,让惠及百姓的各项工作实起来,汇集加快利川发展的强大合力。

  上述管见,一言以蔽之,唯有发展方略求实、发展路径务实、发展举措落实,才能达到加快发展的目的。 (作者单位:利川经济开发区)

(文章来源:恩施日报)

文章来源:恩施日报

分享至:
| 收藏
收藏 分享 邀请

最新评论(0)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房县资讯网  

GMT+8, 2019-1-6 20:25 , Processed in 0.100947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房县资讯网 X1.0

© 2015-2020 房县资讯网 版权所有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