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实施的是“九年义务教育”:包括了小学6年和初中3年,全部实施“免试入学”和“免费上学”。 义务教育过后,所有的学生都将面临人生的两次关键“大考”:中考和高考,而且全部采取的是“排名淘汰制”。 也就是说:不管你考多少分,只要排名靠前就可以把别人淘汰,从而实现顺利“晋级”,因此考试竞争极其激烈。 从目前看:中考普高淘汰率高达50%,而高考的本科淘汰率更是高达60%,一本的淘汰率甚至在80%。 在这种背景下,中国教育就出现了两个“怪胎”:一个是“学科类校外培训”,另外一个就是“学区房”。 2021年7月24日,国家正式下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正式宣告“校外培训机构”的消亡。 这个“意见”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校外培训机构不得占用国家法定节假日、休息日及寒暑假期组织学科类培训。 这意味着80%的校外培训机构可能马上就会消亡。 第二,线上培训机构不得提供和传播“拍照搜题”等惰化学生思维能力、影响学生独立思考、违背教育教学规律的不良学习方法。 类似像小猿搜题、作业帮等APP可能会面临下架。 第三,严禁提供境外教育课程,严禁聘请在境外的外籍人员开展培训活动。 像vipkid,剑桥等各类国外课程可能会逐渐消失。 第四,学科类培训机构一律禁止上市,上市公司不得从事学科类培训。 像新东方、学而思等机构将会逐渐从学科类培训业务中逐渐退出,不然将会面临重罚。 第五,通过第三方托管,风险储备金等方式加强培训机构的预收款监管和监督,预防培训机构跑路。 这样一来,大量的中小型培训机构将会面临资金周转不足的问题,可能会陆续消失。 第六,不再审批新的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已有的机构转为非营利性类机构。 这就意味着从此以后,不再会有新增的学科类校外培新机构了,因为设立学科类培训机构只能是“非营利性”,不挣钱的事谁都不会干了。 第七,线上学科类培训机构全面排查,重新按照新标准从严审批,未通过审批的,取消互联网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 这就意味着“教育股”企业将会面临重大考验,股票可能将会持续走低,甚至会出现大量退市。 第八,教育机构不得在媒体打广告,也不得在学校发布广告。 甚至连宣传也要受到严重制约。 从以上文件的内容可以看出,学科类的校外培训机构已经基本歇菜了,校培行业面临“大溃败”。 历经多年的发展,校培行业确实裹挟了全民教育焦虑,大幅度提升了教育成本,降低了家庭幸福感,让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敢生育。 从此以后,鸡娃家长们要想从校外培训机构那里获得“弯道超车”的机会可能将不复存在了。 但是中考、高考的淘汰率却不会因为“校外培训机构”消亡而有所降低,尤其是50%的普高淘汰率,竞争形势最为“严峻”。 很多人可能已经想到了:既然校外培训这条路走不通了,那么下一步是不是会重新回归“学区房”热。 我们就以北京为例:北京2021年的普高率虽然高达80%,但是各区之间依然存在明显的差距。 比如东城的普高率就高达95%,海淀普高率在91%,西城也高达88%,以上三个“学区”具有明显的“弯道超车”优势。 而昌平、大兴等“学区”的普高率都不到70%。 这就意味着孩子只要获得东城、海淀、西城的“学籍”,几乎就可以确保普通高中的名额。 因此在“校外培训机构”逐渐消亡之后,竞争会从“校外”向“校内”转移,可能会导致大量的家长抢购东西城、海淀的房子,希望通过更好的学区优势来实现弯道超车。 “学区房热”因此可能会死灰复燃。 除了东西城、海淀外,只要是能够上更好学校的房子,可能都会被“爆抢”,摁下了“校外培训”这个葫芦,可能会浮起“学区房”这个瓢。 因此教育改革的下一个目标,可能将是“学区房”。 本次意见中已经提出:要逐步提高优质普通高中招生指标分配到区域内初中的比例,同时完善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录取模式。 也就是说,未来可能要把优质高中的招生指标全部分配到各个初中学校,以后将是“校内竞争”,而不是“学校之间的竞争”。 这样一来,好初中和坏初中的差别就不大了,只要你能够在校内排名靠前,就拥有同样的概率可以考上好高中。 教育资源虽然不均衡,但获得更好教育资源的机会却实现了相对平等,这可能是未来中国破解“学区房”的主要手段。 综上所述,对于中国竞争惨烈的中考及高考来说,孩子要想实现“弯道超车”淘汰竞争对手,实现人生的教育升级,未来可选的通道越来越少了。 既然已经不能“拼校外培训”,也不能太拼“学区房”,那么剩下唯一的办法,只能“拼爹”和“拼妈”,只能拼“家庭环境”了。 只要中国的中考、高考还是“排名淘汰制”,教育竞争就永远不会停止,不拼校外培训,就会拼学区房,不拼学区房,则会拼爹妈。 从这一点上看,高中进入“义务教育”确实迫在眉睫。 coinbase https://www.btchangqing.cn/coinbase ![]() |